2023年1月28日0时许,吕梁市柳林县穆村镇康家沟村产生一同黄土坍塌天然灾祸,灾祸构成1栋(户)二层高楼受损,1人逃生4人逝世,直接经济丢失31万元。
事发后,省市首要领导高度重视,均作出重要指示指示。省首要领导指示要求全力安排搜救,做好现场安排作业,谨防次生灾祸产生,要加强监测预警,必要时决断安排大众紧迫避险,保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省市县政府的刚强领导下,在省应急办理厅、省天然资源厅、地勘处、省地环生态中心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全体抢险救援人员的接连奋战,于2023年1月28日21时10分完结救援使命,先后救出4名被困人员,经柳林县公民医院承认,4人均已无生命特征。
依据中华公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祸防治法令》等相关规定,经吕梁市政府赞同赞同,成立了由市应急办理局、市规划和天然资源局、市住建局、柳林县公民政府一起组成的柳林县“1·28”黄土坍塌天然灾祸查询评价组,依法打开天然灾祸查询评价。查询评价组坚持“依法依规、脚踏实地、科学谨慎、全面客观”的准则,经过现场勘查、调阅材料、造访大众、多方谈判、专家论证等方法,剖析致灾影响要素和存在问题,查明晰灾祸产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状况,确定了本次灾祸的性质,提出了改进作业的办法主张,一起将本查询评价陈述抄送市纪委监委。
查询确定:柳林县“1·28”黄土坍塌是因为特别的地势地貌、黄土本身特性和天然要素长时刻效果演化的成果,是天然成因的坍塌地质灾祸,坍塌产生进程敏捷,具有成灾的隐蔽性、突发性和偶然性。灾祸构成1栋2层高楼受损,4人逝世,直接经济丢失31万元,灾情等级为“中型”。
柳林县地处吕梁山西麓晋西黄土高原,地势东高西低,经过多年剥蚀腐蚀,梁峁崎岖、沟壑纵横,居民房子大多建造在沟内两边,建造用地拓宽空间有限,人地对立杰出。柳林“1·28”黄土坍塌中心坐落东经110°52'20.24",北纬37°25'30.28"黄土坍塌区微地貌为黄土斜坡,坡顶黄土梁梁脊由东南向西北歪斜,梁顶标高821~853m,地势较为陡峭,呈梯田状,栽培有松树,灌木乔木发育;坡底为黄土冲沟(秋家渠),沟长130m,沟口宽45m,沟头宽约10m。(见图1-1)
柳林“1·28”黄土坍塌区坐落柳林县穆村镇沙曲村康家沟天然村秋家渠东北侧边坡。坍塌区概括明晰,平面形状呈圈椅状,坍塌方向210°,斜度50°左右,顶宽10.8m,底宽32.4m,均匀宽度22.1m,高38.7m。
坍塌区自上而下分为三段。上段为崩落区,首要为上更新统粉土层,高约15m,宽约20m,斜度约70°;中段为崩落~堆积过渡区,高约10m,斜度约45°;下段为堆积体顶部至坡脚,高约13.7m,房顶至堆积体顶部斜度约30°,房顶至坡脚段近直立。(见图1-2)
据查询,黄土坍塌产生于2023年1月28日0时30分左右。坍塌体忽然崩落,坍塌方向210°,最大崩落高度38.7m,崩落间隔6~10m。坍塌首要产生在坡体顶部第四系上更新统(Q3)粉土中,崩落体宽10~23m,均匀厚度约3.8m,高约15m,并在崩落体底部构成缓坡渠道,渠道标高822~824m,长约18m,宽3~5m。
上部崩落体的跨塌冲击要挟中部粉质粘土表层也随其垮落,上部少数崩落体塌落于渠道上。崩落体呈松懈状夹较大冻土块垮塌,砸向坡下居民高楼,砸穿高楼顶板及隔层顶板涌入房内,在楼顶构成锥型堆积区,长约32m,宽约10m。
柳林“1·28”黄土坍塌构成1栋2层高楼受损,4人逝世,直接经济丢失31万元。
坍塌区坐落柳林县地质灾祸高易发区。灾祸成因首要与地势地质、水的效果、冻融效果、风化剥蚀效果、根劈效果等有关。
坍塌区原始斜坡为倾向西南的黄土边坡,坡体高38.7m,宽150m,坡体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粉土,中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粉质粘土。上部粉土厚度15m左右,笔直节理发育,具有大孔隙,结构疏松,强度低,有利于水的笔直入渗,工程地质条件差。中下部粉质粘土,厚度大于25m,硬塑~坚固,相对细密,透水性较差。依据实验数据,在粉土、粉质粘土触摸面邻近土层含水率相对较高。坡体全体斜度50°左右,部分较陡,具有向临空方向产生形变损坏的趋向,为斜坡变形、损坏和运动供给了足够的空间条件,因为其潜在的不安稳性、特定的地势条件、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是坍塌产生的内涵条件。
依据柳林县气象局1975年1月建站以来观测材料,柳林县多年均匀降水量490.7mm,前史上年最大降水量712.8mm(2017年)。2022年降水量693.6mm,仅次于前史最大降水量,比多年均匀降水量多202.9mm;11月降水量45.4mm,为前史同期最大降水量;在坍塌产生前的2023年1月14日有一次降雪,降水量6.9mm,积雪厚度3cm。特有的便于积水的梯田状地势条件和黄土的特别地质结构,有利于降水入渗,使得坡体浅层粉土和中部粉土、粉质粘土触摸带土体含水率加大,添加了坡体荷载,导致土体强度下降。
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28日,最高气温11.7℃,最低气温-19.8℃,期间有显着的低温~升温~降温进程(见图2-1)。
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2日,气温显着偏低,日最低气温-6.1℃~-15.3℃,均匀-10℃;2023年1月3日~1月12日,气温显着上升,7~12日日最高气温9℃~11.7℃,均匀10.5℃;2023年1月13日~1月28日,气温陡降,14~28日日最低气温-9.9℃~-19.8℃,均匀-13.5℃。
依据2023年1月1日~28日地温监测数据,地温随气温改变有显着升降动摇进程,1月12日前地温呈逐渐上升趋势;12日当天地下5~10cm地温大于0℃,12日后低于0℃并出现下降趋势,存在冻融现象(见图2-2)。
依据查询拜访,2000年建造南山公园时对坍塌所在边坡进行了简易削坡处置。坡体削坡后呈多级台阶,台阶高3~4m,宽1~2m,全体斜度约50°。削坡对坡体全体安稳性起到了必定防护效果,但受长时刻风化剥蚀及降雨冲刷效果影响,坡体安稳性部分变差。
坍塌区坡顶栽培有松树,栽培时刻始于2000年,树龄20余年,树高5~6m,根系兴旺,可见根长5~6m(见图2-3);坡面灌木丛较为发育,根系长6~8m(见图2-4)。根劈效果对边坡产生长时刻损坏和侧向揉捏,下降了坡体的安稳性。
另据材料搜集和实地查询,2023年1月1日~28日,柳林县无有感地震记载。间隔坍塌区最近的煤矿采空区坐落其东南方向约550m,坍塌区坐落煤矿采空区影响规模之外。
综上所述,坍塌区特别的地势条件和黄土地层岩性组合特征,为坍塌产生的内涵要素,在大气降水入渗、冻融、风化剥蚀、根劈等外在要素的归纳效果下,引发了黄土坍塌地质灾祸。
灾祸产生后,张广勇市长在救援现场指出,灾情便是指令,时刻便是生命。要坚持公民至上、生命至上,敏捷行动、分秒必争,加大救援人员分配,配足救援物资设备,在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高效打开救援作业,赶快找到被困人员,最大尽力削减人员伤亡。要结实建立“宁可十防九空,不行失防如果”的理念,竭尽全力抓好涉险大众的避险搬家作业,分类施策选用投亲靠友、租房安顿等方法做好灾祸点大众的安顿作业,加强日子物资保证,满意大众基本日子需求。要加强灾祸现场周边办理,做好救援人员防护,提示周边居民留意躲避避险,避免产生次生灾祸,最大程度维护公民大众生命财产安全。期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忠屡次电话连线现场,问询发展、指导作业。
事发后,市县两级敏捷反响,柳林县委、县政府,当即发动一级应急呼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杨月祥、县长燕明星为总指挥的应急救援指挥部,于1时许调集消防、应急、武警等部队赶赴现场打开救援作业;吕梁市政府于2时30分发动地质灾祸应急Ш级呼应,各地质灾祸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快速呼应,市应急办理局局长李永胜带领市应急、规划与天然资源等部分相关人员抵达现场,与柳林县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查看、剖析研判、拟定救援计划,指挥打开救援作业;成立了由油晓峰副市长担任总指挥的柳林县“1·28”黄土坍塌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归纳和谐、抢险救援、现场安保、医疗救助、宣扬报道、后勤保证、善后处理7个作业小组,举行紧迫会议,清晰小组责任,整合市县两级救援力气,要求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竭尽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抢险救援作业有序打开。
2023年1月28日0时许吕梁市柳林县康家沟村产生黄土坍塌,泥土倒灌进一栋二层居民楼内构成四人被困,接到报警后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柳林大队敏捷出动2车19人,于1时许赶赴现场,与此一起,支队全勤指挥部、柳林二站、北川河西路特勤站的声援力气也赶到了现场。
3时25分,救援人员在一层事端房子窗户右侧墙角处发现榜首名被困人员,随即选用轻型配备与徒手相结合的方法,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3时43分,榜首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随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经现场修建结构专家研判,事端房子存在坍塌危险,房顶堆积的很多黄土不断涌入房间内部,救援难度较大,现场指挥部随即调整救援计划。坚持“救人榜首、科学施救”和“指战员生命至上”的准则,决议先对事端房子进行支护顶撑,安定修建结构,加大承重面积,避免产生修建坍塌事端,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由内部救援转为先支护和加固事端房子,使用小型发掘机整理顶部的部分黄土,减轻房顶承分量,再进行内部救援,进一步下降房子坍塌的可能性,添加救援人员的安全性,避免内部发掘救人进程中房顶黄土涌入房间。4时54分,救援人员使用支护顶撑技能完结对房子表里共5处的加固作业。
16时许,救援人员在二层搜救进程中,发现第二名被困人员,于16时39分救出。
19时30分左右,跟着搜救作业的深化,救援人员在承重墙与楼顶板中心发现第三名被困人员,榜首时刻使用电动凿岩机、液压破拆东西组、钢筋速断器等破拆东西进行救援。20时10分,第三名被困人员被救出。
20时15分左右,救援人员发现最终一名被困人员,在移除床板等杂物、使用配备器件拓荒救援空间后,于21时10分将被困人员救出。
此次救援共投入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29人,华晋矿山救助队50人,柳林县消防救援大队25人,柳林县应急救援队12人,柳林县公安干警70人,武警中队15人,支撑破拆东西五套、生命探测仪二套、发掘机二台、救助车三辆,发掘土方700余方。此外,省部地质灾祸专家14名,住建结构专家4名参加救援。
救援期间,安排70名公安干警对现场路途沿线、灾祸产生点周边等要点区域施行戒备,一起查看进出人员,调度收支车辆,标准了救援进出道路,保证了救援有条有理;帮忙搬运、分散、安顿周边涉险大众4户17人,每户发放2000元用于暂时安顿,并对涉险区域安装了挡板,施行了硬阻隔。现在,属地镇政府参照房子征收补偿安顿弥补计划及全省征区域片归纳地价的告诉等文件精力,已发动对4户院房的征收作业,征收完结后,将由柳林县天然资源局拟定边坡管理计划并进行归纳管理,完全铲除该处山体危险。
我市地处吕梁山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地质环境杂乱软弱,沟谷发育,全境都是地质灾祸易发区,易崩易滑地层散布广泛,加之上一年雨水充分,产生滑坡、坍塌等地质灾祸的可能性增大,且黄土坍塌地质灾祸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杂乱性,选用传统人工排查的手法不易发现和确定此类地质灾祸危险。
黄土坍塌成因机理杂乱,影响要素多,研讨难度大,且存在研讨机构少、人员少、投入少的实践。黄土坍塌地质灾祸防治在早上辨认、致灾效应、躲避间隔以及针对性办法等方面的科学研讨成果还相对滞后,不能满意黄土地质灾祸防治的实践需求。
地质灾祸对大多数县、乡是小概率事件,三年、五年,乃至几十年不产生地质灾祸也比较遍及,即便一些地质灾祸危险点,几十年不产生灾祸也很多存在。长时刻喊防、长时刻无灾,广大大众一朝一夕产生了麻痹思想,淡化了防备认识,对地质灾祸的危险性存在侥幸心理。
坚持“公民至上,生命至上”基本准则,依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作业思路,坚决战胜麻痹思想,根绝侥幸心理,经过深化打开地质灾祸危险排查整治,全面进步地质灾祸防治作业水平,保证公民大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在册的地质灾祸危险点进行全面排查,一起更要重视发现新的危险危险,特别是高陡边坡、黄土区、旅游区、交通干线和受地质灾祸要挟严峻的城中村、居民区、校园、医院等人口集合区以及暂时建立的工棚,坚持“坡要到顶、沟要到头”的排查准则,保证到达全掩盖、不留死角盲区。
积极探索“危险点+危险区”双控形式,完善办理体制。对已知危险,执行避险搬家与归纳管理;对建成区内里高危险沟壑,逐渐施行生态修正与危险整治;对规划建造区严厉管控危险红线。
以案为例,面向地质灾祸易发区出产日子大众及矿山、建造工程,广泛打开防灾减灾科普宣扬,进步群测群防认识和才能。
打开地质灾祸防控研讨,进步对黄土地质灾祸危险的鉴别和监测预警才能,有的放矢打开防控作业,完成对黄土地质灾祸“早发现、快预警、能防控、减丢失”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