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07 23:42:09 | 作者: 成功案例
“自从用上了床边扶手,起床方便多了。”76岁的陈大爷和记者说,随年纪的增长,起床慢慢的变力不从心,有时候想要靠老伴儿拽起来,但自己挺胖,老伴儿又很瘦弱,每次起床都要费不小的力气。
之前有老伙伴儿给他支招,说不少起床费劲的老人,就在天花板上钉了根绳子,靠拽着绳子起身。“可我试了,绳子不仅不稳当,还不容易吃上劲。”
直到女儿偶然发现了“床边扶手”这个神器,陈大爷的“起床难题”才被完全解决了。
事实上,对于老年人来说,除了“床边扶手”之外,墙面扶手、浴室扶手、马桶扶手等都可以称为“助老神器”。
王爷爷的一天,从起床开始,就少不了扶手的帮助。在他的床边,靠近床头约30厘米的位置,是一处高80厘米左右的床边扶手,底部是一块长方形的固定钢板。
每天醒来,王爷爷两手一握床边的扶手,便能轻松起身。而这个牢牢立在地上的扶手,除了能帮助老人起身,还有防止坠床的作用。
起床之后,王爷爷扶住了墙面上安装的助行扶手,对于患有白内障的王爷爷来说,这个助行扶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安稳的移动,给了他十足的安全感。
沿着“专属”扶手走到卧室门口,王爷爷的手又握上了安装在卫生间门口的一个纵向扶手,这处扶手的用处,是为降低卫生间门槛带来的风险,让王爷爷能够把握的同时,也是给了他一个“信号”:该抬脚上台阶了。
蹲坐在马桶上,王爷爷伸手扶住了马桶边的一个一字型的横向树脂扶手,稳稳起身之后,靠着走廊上的助行扶手,王爷爷稳稳地走到了客厅的沙发旁。
“除了这些,淋浴那里还安装了一个‘L’型的扶手,竖杆可以让老人站立沐浴时抓扶,平衡身体。横杆方便坐浴老人站起时借力,行走也有支撑点,都很实用。”王爷爷告诉记者。
王爷爷家安装的这些扶手,看似简单,实则背后都暗含着不少设计和巧思。“扶手也分为容易抓握的圆棒形和便于手掌支撑的倒三角形等样式,具体适配是根据老人的握力来决定,如果老人抓握正常,就能安装常见的圆棒形,如果老人握力不佳,握不住东西,只能用手掌用力,甚至只能用手肘支撑着走路,就能安装宽约5厘米的‘倒三角形’扶手。”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而就不一样的种类的扶手,大体又分为无障碍扶手、走廊扶手以及防撞扶手,其中安装在卫生间的无障碍扶手多采用树脂材料,防水耐腐蚀,而走廊扶手则通常为木质,防滑舒适,防撞扶手则很多采用软包设计。
除了种类,扶手的安装上也很有讲究。通常来说,扶手安装的高度通常到老人的髋骨位置,标准在75厘米至90厘米之间,根据老人身高的不同略有差异。“如果家里两个老人都需要借力扶手前行,则可以取两个老人的中间值,还可以安装双排扶手,适配不同身高的老人。”据一位专业的安装师傅透露。
· 一字型扶手:适用性较强,应用场景广泛,如马桶旁、蹲厕旁、洗浴区、浴缸旁、门口等,是公众场合最常见的扶手。
· L型扶手:主要安装在沐浴区,竖杆帮助老人站立沐浴时抓扶,横杆方便坐浴老人站起时借力。
· 135°扶手:多用于浴缸、靠墙边马桶、淋浴区域,提供舒适的抓握角度。
· 多功能可移动扶手:放置在地面,可根据老人日常生活动线自由规划放置地点,随时拖拽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 U型落地/上翻扶手:大多数都用在马桶旁,可根据空间收纳及双面安装等满足老人上厕所的助力需求。
· T型扶手:适用于淋浴区,提供浴洒挂头的同时提供横竖更大面积的抓握区域。